中国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2-08-05 16:25:26   浏览:2343次

中国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


三方支付,通俗的讲,是通过第三方公司平台提供担保,经过间接地和银行合作的形式,给予平台交易和专用工具,连接买、卖两方,以此来实现货款付款1种网络支付形式。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签订合同,承诺在买家付款货款时,不直接将货款交到卖,而是直接将货款短时间交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由第三方支付公司完成保管。

当买家接收到商品并做确认收货后,第三方支付公司才将货款再汇到卖账户,结束交易过程。假如买家不是很满意商品而经买、卖两方交流终止交易后,货款不汇到卖账户,而由第三方支付公司退还原买家账户。在所有交易中三方支付只承担着买、卖两方间中介的的角色,并不是参与直接两方交易过程,主要是起担保和减低买卖成本的作用。



1、中国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
三方支付的崛起与网络金融的崛起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三方支付日渐普遍。当今大家已经渐渐习惯性在生活中弃用纸钞完成付款,反而是应用三方支付软件结束支付,三方支付形式日渐成为大家付款的主要支付工具。
从1999年我国首家三方支付企业创立至今,三方支付发展已经历二十余年,中国三方支付的崛起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发展早期,又称之为自由发展阶段(1999年—2004年)。1999年,我国最早的三方支付公司成立,美国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ayPal平台也在1999年诞生。但由于在当时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仍相对落后,电子商务在我国还不普遍,我国的三方支付行业影响力很有限,大家仍习惯于传统的纸钞付款和经过银行账户完成转账。
经过多年的积淀,直到阿里巴巴公司在2004年12月推出了支付宝这一软件,借助同样是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宝网这一购物平台的巨大影响,支付宝的业务得到快速增长,同时,中国三方支付行业的规模也飞速扩大。在接下来仅仅四年的时间内,支付宝就以2亿的总用户数超出美国PayPal的总用户数,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在这个阶段,中国三方支付还处于发展的早期,虽然用户规模已经得到迅速增长,但总的来说,其影响范围和使用场景仍有限,并且国家在三方支付这一方面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
第二阶段是强力发展阶段(2005年—2013年)。在这个阶段中国各公司都相继推出了类似支付宝的其它第三方支付公司,比如:微信支付、网银、安付通、e拍通、买卖通等,而且在这一阶段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上购物快速发展,各支付平台因为其方便快捷且具有安全性受到了亿万用户的追捧。
同时,随行付等平台开发出电子账单服务平台,主要是给予线下便民服务和线上刷卡支付的功能。在这十几年中第三方支付公司发展飞速,进入稳定增值期。
在这个阶段,三方支付发展迅速且影响力扩大,应用场景增多,渐渐地三方支付已经不仅影响线上的支付,对线下的付款,甚至银行等传统实体金融领域也造成较大的影响,三方支付与传统金融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所以,从2005年起,国家就陆续颁布了相关政策来规范三方支付等网络金融的崛起。该阶段颁布的主要是政策包括:

表1三方支付相关法律法规颁布情况



从上述国家颁布的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国家大力鼓励、支持三方支付的崛起,同时对其加以规范。可以说这一阶段是三方支付发展的黄金期,第三方支付公司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加快发展速度,拓展应用场景和涉及业务范围。
第三阶段是审慎发展期(2014年到如今)。在这一阶段,三方支付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且已被市场广泛接受。与此同时,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风险,国家也敏锐地发现了潜藏的问题,及时的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防范风险的同时继续推进三方支付的崛起。在这一阶段颁布的政策主要有:

表2三方支付相关法律法规颁布情况



从上述国家颁布的政策可以看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三方支付的监管,在三方支付方面的立法也愈发完善。政府的态度从全力支持转变为支持发展的同时加强监管约束。所以,三方支付要把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同时作为发展中同时要关注的点,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调整发展方向,避免出现因追逐短期利益而会给移动支付行业长期发展带来危害的短视行为。
2、中国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1.中国三方支付特点
其一,支付工具多样,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第三方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提供技术支持,4G、5G网络的普遍也为付款多样化给予网络基础,当下支付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密码、指纹、二维码、刷脸支付等多种方式;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财付通、云闪付等。
其二,服务范围广,三方支付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由于互联网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可以突破传统支付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所以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为用户提供服务。三方支付可以提供网上转账、购物付款、充值、缴费、理财、借贷、投资等多种服务类型。
以支付宝为例,用户可以经过支付宝,付款和收取在淘宝网购物过程中所产生的货款,也可以在日常购物中通过转账等方式结束资金买卖,还可以通过支付宝这一平台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进行投资,或者通过花呗、借呗等实现资金的借贷。由于支付宝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多种功能,而且淘宝网和支付宝本身用户基础大,支付宝平台还在不断完善功能和进行推广,未来用户群还会不断扩大,所以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其三,操作简便、效率高,第三方支付公司集合了多种合作方式,各用户无需安装多种认证软件就能完成相关买卖,简化了交易过程,操作方便,降低了交易成本。交易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互相了解彼此的信息,还能进行及时沟通,从而减少了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有利于交易的完成。
而且三方支付相较于传统支付方式,交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灵活,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提高交易效率。在完成交易后,平台交易还会给予意见反馈服务,方便交易双方反映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方便日后其他交易的完成。
2.交易额持续快速增长

1999年,中国首批三方支付机构创立,5年之后,阿里巴巴的支付宝问世,从此,三方支付规模开始持续上升。之后很多企业推出了各种各样三方支付产品,比如微信支付、百度钱包、随行付等,使中国三方支付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国三方支付从2013年起,整体增长率持续5年超出150%,整体呈爆炸增长态势,近3年增长速度放缓,但增长速度仍在20%以上。



图2 2013-2020 年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及增长率

  3.交易结构逐渐转变,移动支付成主力军

  具体来看,在 2013 年我国 PC 端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为 2.2 亿万元,移动端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仅为 0.1 万亿元。次年,PC 端第三方支付规模为 8.1 万亿元,移动第三方支付规模为 6 万亿元。但在这一期间,移动端第三方支付增长率远高于 PC 端,在 2013 年、2014年移动端同比增长率高达 707%、391.3%。

  超高的增长率使得移动端第三方交易额规模在2015 年开始就超过 PC 端,并且自此以后移动端第三方支付规模继续大幅度快速增长,在2020 年就达到 249.2 万亿元,同时期的 PC 端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仅为 21.8 万亿元,移动端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是 PC 端的 11.43 倍。

  移动端第三方支付规模能够如此快速的增长是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2020 年我国的智能手机用户达 8.74 亿人,是美国的三倍。同时我国国内拥有超 600 万个通讯基站,数量是美国的 17 倍。

  另外,在进行支付时移动端比 PC 端更加便捷、高效,能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所以,移动端支付的便利和普及性助力移动第三方支付飞速增长,使其能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应用。



图3 2013-2020 年中国第三方移动、PC 端交易规模及增长率

  4.市场份额主要由头部互联网公司瓜分

  在 2020 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主要由支付宝和财付通瓜分,所占份额分别为 54.4%、39.4%,其余支付方式市场份额仅占 6.2%。可见,第三方支付行业集中度高,支付宝和财付通基本形成双寡头垄断局面。

  因为,支付宝依靠淘宝网、财付通依靠微信的庞大用户基础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市场份额优势,而且广大用户已经形成的日常支付习惯不易改变。即使各平台都在开发、推广自己的支付软件,但是因为支付宝和财付通仍在不断开拓市场,而且第三方支付的市场自身也在日渐饱和,所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两个头部互联网公司垄断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上一条:义乌小商品城拿下支付牌照!

下一条:三方支付与微信,支付宝支付有什么优势